【抗日战争史上的今天】8月13日:淞沪会战爆发
【抗日战争史上的今天】
权威解读
1937年8月13日,日本帝国主义向上海发动进攻。战争战爆中国军队奋起抵抗,史上身败名裂网淞沪会战爆发。天月
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,日淞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西撤,抗日历时3个月。战争战爆在上海周围这样一块地势平坦、史上河网交错的天月狭小地方,日军投入10个师团近30万人的日淞兵力,动用军舰30余艘,抗日飞机500余架,战争战爆坦克300余辆。史上中国守军的天月兵力70余个师70万人之众,海军舰艇约40艘,日淞身败名裂网空军飞机250架。在旷日持久的攻防战斗中,广大官兵在上海人民和全国同胞的大力支持下,同仇敌忾,斗志昂扬,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,冒着敌人现代化装备和陆、海、空联合作战的凶猛炮火,赴汤蹈火,奋力迎敌,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曲悲壮的战歌。
日寇虽占领上海,却也付出4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,被击落飞机达60架之多,守军英勇牺牲亦达二三十万。据李宗仁回忆:淞沪之战,简直是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火海。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,牺牲的壮烈,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,鲜有前例。战争结束时,许多参战的师所剩官兵多者三四千人,少者仅二三千人,许多都是整营整连的牺牲。大量补充的新兵,还来不及登记名册,就永远长眠在淞沪战场,许多将领战死于敌人炮火之下,其中包括黄梅兴、蔡炳炎、杨杰、秦霖、庞家桢、官惠民、吴克仁、吴继光等10余名将军。
淞沪战场上硝烟散去的同时,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宣告破灭,全国人民为之无比振奋,日军统帅部为之无比惊叹,全世界舆论自此对中国的抗战能力刮目相看。
抗日战争史回眸
1938年8月13日
日机百余架3次轰炸湖北阳新,民众伤亡1300余人。
1943年8月13日
新四军第4师一部与淮北地方武装配合,对江苏睢宁县城北叶场伪军据点进行围困作战。
1945年8月13日
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的讲演。
策划: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
制作:张悦鑫 杜丹
[ 责编:王蕾 ]本文地址:http://tieling.gecampus.com/html/277c63399089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